以前我有谈过《中国风格与中国文化》与《中国化风格浅析》主要论述中国化风格的振兴的问题。并且谈了如何去发现与应用中国化风格。但是通过长时间在做中国化风格的东西时我就在反思,作为一个WEB视觉设计师,我们是不是应把自己的风格局限在某一种地域风格上呢?
很显然,把自己的创作路线限制得太死,自己也就很难做出更好的作品。现在有很多设计人员把自己的设计风格定位在“韩式”“日式”“欧美”等风格上。但是身在中国境内很难接受到邦外文化影响的设计师们他们的定位一定能达到顶峰吗。可想而知是不太可能的,没有文化为基垫是没办法超越的。因为只是看国外的设计来提高自己本身就是在跟风,没有想象力与创造力。要想有更好的设计就必需要深入文化中进行挖掘,这点在以前的文字里已经谈过。但是我们仅把自己的风格局限于这种域性风格的设计时我们是否还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吗?
作为一个网页设计人员,我们绝不是艺术家,我们的工作是为了客户而存在的。一昧的寻求自我风格就会忘记我们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我们没有办法按自己的设计风格去寻找客户,而正常的情况则是我们寻找到一家愿意让我提供服务的客户然后向其提供设计,而这种设计不只是在自我欣赏中结束的,而应是在客户的赞美声中完成。但是现在我们很多设计人员都走入一个误区,他们把客户的标识与文字、图片都存放在一种已经形成的风格页面中。这基本是“模板思维”,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是绝不可能出现有生命力的作品的。我们常见到的现象就是发现两个不同行业的网站风格居然是一样的,更有甚的是每个细节都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清醒过来,不应只追求自我风格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客户、分析客户、感受客户
举个例子:前几天我去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他让我看了看他们的设计师的工作。我看了一下他们的设计作品,发现他们的设计非常的死板,基本上是在 “模板思维”里进行创作。他们给我看一个女性的网站,这个项目在我去之前我朋友就跟我讲过了。客户很不满意,我看到的是一个粉得一塌糊涂的网站,色彩单一,细节不足,很明显没有去分析客户意图,没有把握客户需求。我问他:这个客户的需求是什么?他说,客户希望能粉一点,还要再加上一点白色。我告诉他,如果需要客户来告诉你用什么色彩,这里放个方的,那里放个圆的,那还要你设计师做什么,他来做就好了。当然这并不是客户的错,是设计师的错,因为你没有任真理解客户意图,才引导客户对你的作品进行外行的指导。
如果客户开始提出技术性的修改意见的时候那么这个客户已经就成为了“不成熟客户”。这样的客户往往在会与公司产生矛盾。那什么叫“成熟客户”?成熟客户只会提出非技术性的感受性需求。比如:我需要一个干净的,女性一点的的网站。这样的客户不会告诉你怎么做,他只会告诉你他要什么。当然“不成熟客户”并不是客户本身的问题,而是设计师或是设计师所在的公司的引起的。客户是在正确的引导中成熟起来的。应该怎么引导?
之后我问那个小伙子,客户有发给你资料吗?其实那些资料我之前也已经看过了。他把那些客户提供的图片都打开让我看,我问他:你有分析过这些图片吗?他无语。这些图片正代表了客户的一些潜意识的需求。客户之所以提供这些图片正是因为他们从这些图片中找到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客户不会傻到给你一些根本没有用的图片。我让他把图片一张张的打开,我告诉他这些图片代表了是什么。这些图片中有的是相似的信息,有的却是一些不一样的信息,把这些信息分析并且加以总结就会得到客户看到这些图片的大部分的情感。设计师的工作可以说就是收集客户的情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然后用自己的技法去表现。那么客户看到作品时就会觉得找到了自己的内心的情感。当客户从设计师的作品中再次感受到这种情感时他自然会通过。哪有人会与自己的情感作对的呢?
我们是商业设计师,我们的创作并不是为了描写自己的情感的,而是去实现客户的情感。所以我们不能一昧的追求某种地域性的风格。不论是中国化的还是日本的浮世绘,或是韩国清新设计风格,这些都不过是我们用来实现客户风格的一种手段与技法罢了。并且作为一个设计师也应不断拓宽自己的设计路线,让自己有更宽大的舞台。
|